3)第一百四十一章:南中之议_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调查清楚。”

  刘禅娓娓道来,思路清晰,令刘备心中凛然。

  南中,真的会乱吗?

  刘备完全不相信,但看到刘禅坚定的模样,他动摇了。

  “阿斗,南中也是我大汉的领土,百姓归心。你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唉,这件事还需要老师进行解释。我军北伐将近两年时间,请问老师南中四郡有多少粮草、士卒增援?”刘禅询问道。

  没想到诸葛亮竟沉默了。

  汉军北伐时,他负责经营后方,粮草、物资大都是从巴蜀之地调遣。

  至于南中四郡聚集起来的物资,还不足蜀郡一地。

  除了贫富差距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南中的百姓并非像刘备所说的那样,心向朝廷。

  大部分“百姓”,都是南中八姓以及南蛮土著。

  诸葛亮不敢逼迫南中太甚。

  反观巴蜀之地的百姓,倾家荡产也要增援汉军。

  这就是差距。

  诸葛亮的沉默,让刘备心神一颤,他没有想到南中的局势,竟真的像刘禅所说的一样。

  “此去孩儿只是调查、了解,等到摸索到了具体的情报,再向父亲汇报。”刘禅凝声道。

  “这种事派遣一名臣子去即可,阿斗何必亲自跑一趟。”刘备担忧道。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更何况,南中也是大汉的疆土,孩儿去巡视一圈弘扬汉室的仁义,也能收南中百姓的心。”

  “南中盗匪猖獗,民风彪悍,不同巴蜀。”诸葛亮提醒道。

  “先生放心,学生决定带上白袍军,顺便练兵。”刘禅拱手道。

  白袍军编制五千人,足够保护刘禅了。

  诸葛亮却嘴角一抽,思绪翻涌。

  这哪里是去巡视?

  带上白袍军,和作战差不多了。

  刘备沉吟了良久,最终还是答应了刘禅的请求。

  南中的稳定能够为北伐提供助益,至少不会拖后腿。

  如果不趁着这段时间解决忧患,孙权、曹丕不会给机会等待。

  目前蜀中与江东的盟约,就像是一张白纸,撕拉就没了。

  南中地区能稳则稳。

  刘禅获得授权后,立即招兵买马,补全白袍军的编制。

  尔后,他专门请了邓芝担任长史。

  邓芝略一拱手,道:“公子何不再请一人。”

  “何人?”刘禅好奇道。

  “李恢。”

  李恢是正儿八经的益州郡(建宁郡)人,南中大姓出身。

  南中大姓包括爨、孟、李、董、雍、毛、朱、吕等,李恢初为益州郡督邮,后来他的姑父姑父爨习犯了事,李恢也受牵连而被免官。

  爨习只是益州郡建伶县的县令,但他是大姓出身,有护身符啊。

  益州郡太守董和考虑到影响,恢复了李恢的职位,又将李恢推荐到州府任官。

  李恢刚到半路,听说刘备从葭萌关攻打刘璋,他认为刘璋必败,于是直接前来投奔刘备。

  建安十九年(214年),马超密信请降,刘备派遣李恢与马超接触,成功说服了马超。

  如果有身为大姓的李恢随行,刘禅南中之行必然会顺利很多。

  于是,刘禅安排了一些礼物后,前去拜访李恢。

  李恢非常意外,热切地迎接了刘禅。

  二人简单地寒暄过后,刘禅切入主题道:

  “禅要前往南中,不知先生可否一同前往?”

  李恢心神震颤,眼睛圆睁望着刘禅,半晌才恢复过来。

  “公子此去南中,所为何事?”

  请收藏:https://m.huo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