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4章 显庆元年_逍遥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耕。

  五十乡勇一堡,从西海岸到东部唐山脚下,一共修了一百二十座屯庄,二十四座堡城,十二座卫城,六座军镇。

  十月底,秋耕完成,田里基本上种下了冬小麦或者是油菜或萝卜。

  十一月,一百二十座屯庄,二十四座堡城修筑完成。

  十二月底,十二座卫城,六座军镇也都修筑完工。

  腊月底,从长安寄来的长安新闻报上公布明年改年号显庆。

  皇帝继位之后,永徽这个年号用了六年,如今换了新年号。

  改年号总是有原因的,比如更换了宰相,或者是发生了更重要的变化。

  远在百济的李逍看着报纸,却能大致猜到皇帝改元的原因。

  在永徽六年,皇帝李治可以说是最痛快的一年。

  这一年,他终于把长孙无忌等一干元老全都赶出了朝堂,而且还没有遇到激烈反抗。

  同时,这一年,他也终于把自己一向都不喜欢的皇后王氏废掉了,还立了武氏为宸妃。

  再加上东征的顺利,大明宫的修成,让皇帝很满意。

  虽然去年也遭遇了一场大旱灾,可总算是过去了,没闹出更大的乱子。

  于是新的一年,皇帝就改元显庆。

  显庆元年,正月初一。

  皇帝册封宸妃武氏为皇后。

  同一日,皇帝废太子李忠皇储之位,改封为朝鲜王,授任武珍州都督。

  紧接着,皇帝下旨册封武宸妃之子代王李弘为太子。

  也就在这同一天。

  征东军元帅程咬金在辽西率十万精锐向高句丽发起攻势,同一天,副帅薛仁贵和苏定方率四万大唐东征水师,六万新罗兵马,向百济发起春季攻势。

  薛仁贵破隆化城,苏定方破古鲁城。

  程咬金在辽东城下,围城打援,围歼高句丽和靺鞨联军一万八千余骑,重创高句丽人,迫其龟缩各山城不敢出。

  高句丽人自顾不暇,无力再派大军南下支援百济。

  苏列与薛礼二将率领的大唐新罗联军更是无人可挡,所向披糜。

  二月初,薛仁贵、苏定方和新罗王子金法敏的十万联军在熊津口大破百济军,又克真都城,击灭百济军主力,斩首万余级,拔其王城。

  百济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苍惶遁走,逃入北鄙小城躲避,被苏薛大军团团包围。

  扶余义慈次子扶余泰趁父兄外逃,在百济城自立为王。

  在这纷乱之中,赵持满带领着李逍的佣兵团却早一步伪装潜入了百济城中,他主动的找到了扶余义慈的嫡孙扶余文思。

  “你是唐人?”

  赵持满点头,“我是大唐安东道经略使、安抚使、观察使、团练使、营田使、武珍州刺史兼带方州刺史李逍的使者,奉命前来秘见王孙。”

  “你就不怕我杀了你?”

  “王孙何不先听我陈明来由?”赵持满的百济话说的一般,但表达的还是很清楚,“在我看来,其实王孙殿下现在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只怕活不过三天了。”

  “大胆!”一名侍卫拔刀喝道。

  扶余文思却制止了手下,“你且说说你的来由。”

  “王孙殿下,如今扶余王和太子均还在,你王叔却自立为王。可如今北方的高句丽人自顾不暇,而我大唐与新罗兵马已经无人可挡,不管是扶余王和太子,还是你王孙,不过是螳臂当车。”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我大唐兵马退去,难道王步以为你王孙还能容你活着?只怕我唐军真一日退去,你王孙便首先要杀你。”

  赵持满这话句句说到了点子之上,扶余文思哪有不明白的道理。

  可当初扶余王和太子亲自到熊津城督战,结果如今被困在北鄙小城,他王叔趁机自立为王,他这个王孙是最危险的。

  “那我该怎么办?”

  “唯今之计,百济灭国是不可避免,大势不可逆,唯识时务者还能得以保存性命。王孙何不降唐?若是能助我大唐不战而拿下此城,这是大功一件,不但可保你性命,还能保你父祖一命,将来百济虽亡,可你们也能迁往长安城,安享富贵。”

  “王孙好好想想!”赵持满慢悠悠的道。

  请收藏:https://m.huo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