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0章 摊派_逍遥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雕了一副雕版,再一套字母和数字铜活字。能有多少成本,成本最高的不过是纸张和油墨,但因为自己的这个债券每张很小,因此摊下来一张也没多少。

  当然,他对皇帝说确实花了很多成本,什么雕版很费钱啊,难度高啊,特别是上面还要雕花啊。什么那些编码符号,非常麻烦啊。特别是油墨啊,更是极难调制等等。

  李治听的不耐烦了。

  “朕不问你这个,朕是想问你,如果朝廷也要发行债券,你觉得可行吗?”

  卧槽,原来是这个啊,李逍心想。

  朝廷发债券,这当然是可行的,不过怕就怕朝廷没信用啊。我发债券,你老王不买,我也能找到人买,毕竟发行的不多,而且我老李那也是有信用的,毕竟堂堂大唐的贵族爵爷。

  “陛下为何想发债券呢,又想发多少?”

  李治手里把玩着李记债券,一边道,“东征虽然进展还算顺利,但估计会是一场持久战,如今宰相们提议让程咬金在辽东屯田,一边打仗一边种田。还提议让薛仁贵和苏烈也在百济屯田,这场仗不知道何时能休。”

  他本来还期望薛仁贵他们水师入百济后,能够攻城拔地所向披糜,快速灭掉百济呢。但现在情况表明,百济也并不全是软柿子。

  北线的辽东战场,高句丽人大军云集依靠千里山城防线,死死守住辽河一线。而程咬金虽统率大军,但朝廷有令,并不想跟高句丽人在辽东硬碰硬。这支大军只是为了牵制高句丽主力,虽说不用打仗,但大军驻扎辽东,每日耗费也是巨大,哪怕不打仗,但也不能撤回,否则高句丽人必然调大军南下百济,夹击薛苏二将。

  打仗是最费钱的,尤其还是这种动员十几万大军的大战,还是远出国门的战争。

  前方流水般的耗费钱粮,而偏偏今年夏收,关陇、山南等地因旱灾导致歉收,许多地方甚至直接绝收。

  许多州县都请求调拔粮食救灾。

  太府寺左藏里的钱,还有司农寺太仓里的粮食,那是越来越少了。

  “朕打算发行一百万贯债券,募集钱帛然后买粮用于辽东做战和赈济灾民。”

  一百万贯,皇帝的胃口挺大。

  现在长安米价都达到斗米五十文了,价格比较惊人,算是自贞观四年来,长安米价的新高。

  一贯钱现在只能买两石米,一百万贯,可以买二百万石米。不过募集来的钱还得用于给军队发赏赐办武器衣装等,不可能全用来买米。

  买了米,也还得有运输的耗费。

  但有个比较实际的问题,一百万贯可不是小数目,向谁募集呢?

  李治早想好了这个问题,他想的比较简单,摊派啊。贵族官员按品级认购,而商人们也要按照财力购买,甚至各州各县也要按人口富庶分摊下去。

  “大唐天下三百余州,分摊一百万贯总不是问题。”

  李逍撇撇嘴,皇帝果然就是这套思维,这简直就是强盗思维啊,根本就不是市场经济思维。

  请收藏:https://m.huo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