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7章 师爷_逍遥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减产救灾事情处理上,他也把自家的好地拿出来给大家分种,若不是他这个最大的地主带头,蓝溪乡其它几个里的地主们岂会愿意?

  蛇无头不行,做事都要有榜样的。

  李逍带了好头,行事又公正,这才会有大家愿意听从。

  说实话,就是他把蓝溪乡的这些如实告诉县令,县令也未必能在其它各乡推行的。

  “三郎啊,你跟我家四郎关系也是极好的,你还跟我妹妹的儿子薛五郎也走的近,我呢,既是你的父母官,也可以自称一声你的长辈,没错吧?”

  柳县令一脸温和的笑道,这是在打感情牌了。

  “其实蓝溪乡如今之改变,关键在于乡约堂,而乡约堂之关键还在于乡民自治。不能是县里指派人来管理,而是得由乡民自己推举出自己信任的代表。”李逍道。

  “建乡约堂,订立乡民公约就行?”柳县令不信。

  事情自然没这么简单,但有些事情也说不清楚,没有乡里有一定威望的人来带头,事情不好弄。

  “三郎啊,你很有才华,尤其是这次的事情之后,更让我看到了你的才华啊。如此才华,呆在乡下实在是浪费了。你应当出来做点事情,如果你愿意,我愿意举荐你为县录事,来县里帮我的忙。一任录事下来,做出点实绩,那么转入仕途,也是易事,这也算是一个出身之阶了。”

  柳县令还是很有诚意的,一开口就要举荐李逍当蓝田县的录事。

  县录事,这算是柳县令能做到的最大手笔了。

  县录事,在唐朝属于吏。

  唐朝地方州县中的吏员繁多,但纯粹的吏,只有佐、史等少数吏,而更多的吏,如白直、执刀、典狱等其实是胥,也就是职役。

  虽然大唐通过流外,把官和吏分了开来,但流外官以外,依然还有大批吏职,他们属于杂任。

  大唐的胥吏系统,其实就是由流内吏、流外吏,和杂任三大部份组成。

  大唐的基层组织,县是最底层的组织机构。县令是县的最高长官,掌管县内大小事务,由于公务繁忙,其下便设置了几员僚佐,有县丞、主簿、县尉,分管事务。

  其中主簿掌勾检稽失、纠正非违。

  而县录事,正是县主簿的副手,协助主簿办理纠察非违之事,这是一个介于官和吏之间的中间阶层。

  大唐天下各县有七个等级,蓝田就是品级较高的畿县,县主簿为正九品上,主簿之下有两名录事,没有品级。

  说白点,县录事的工作职责,大抵就是勾检所有与本官府有关的行政事务,县衙所有的文案上奏或下发,都要经过录事的勾检,这职务大抵就相当于后世的县办主任了,非常重要和专业。

  在蓝田县里,有品级的官员就只有县令、县丞、主簿、县尉,这四大头之下,就以县录事为最高,因此柳县令一开口就要举荐李

  请收藏:https://m.huo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