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5章 惊动县令_逍遥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伏案忙碌,没有半点休息的意思。夫人已经派丫环几次过来请他回房休息,但柳县令又哪有半分心情回去呢。

  年后到现在,只下过几次雨,旱情一日严过一日,如今眼看着春耕的时令就要过去了,可全县依然有许多地方连种都播不下去。

  他亲自祈雨,都好几次了,每次在台上晒的嘴唇发裂,也不见有半朵乌云。

  县衙中有经验的老吏都告诉他,这是一场蓝田县十年一遇的大旱,今年县里可能只有不到两成收成,夏天的时候,肯定会有一场饥荒,到时会有许多饥民,也会饿死很多人。

  做为京畿之地的县令,蓝田距离长安不过八十里路,他这个县令比一般县令的品级高,但职责也更高。

  除了劝农课桑等传统要求外,维持地方稳定也是他的重中之重。

  一旦饥荒起,饥民势必要涌入长安,到时朝廷问责,他的官帽都要不保。

  天不下雨,抗旱救灾更是难上加难。

  大河没水,小河断流,水井干枯。

  甚至多地上年乡民抢水斗殴的恶性事件,已经伤及多条人命。

  势头还在愈演愈烈。

  焦头烂额啊。

  不过在这无数的坏消息里面,却也有一例好消息。

  唯一的一例好消息。

  当各乡都爆发争水斗殴事件时,蓝溪乡却悄无声息。过去蓝溪乡也是常爆发争水斗殴事件,甚至蓝溪乡民争斗的更激烈,每次死的人也更多。

  但今年却一点动静也没。

  心里担忧的柳县令特意派吏员下去打探,结果报回的消息让人惊讶万分。

  蓝溪乡各里沿溪正在大修水坝,但出人意料的是并没发生争水斗殴事件。盖因各村修坝归修坝,但却不是如过去一样的完全堵水拦河,而是只修了一截矮坝,只拦截了一小部份水,主动的将大部份的水流放往下游。

  这种情况简直难以想象,就好比是一个饿的快死了的人,看到地上有一大块吃的,结果却只取了一小块吃,自己还没吃饱,却不再吃了。

  他不相信,又派了几名亲信过去查探,结果再次报回的消息依然如此。

  只是这一次,消息更加详实一些。

  蓝溪乡成立了一个乡约堂,推选了李逍为理事长,然后推选了十三位理事,四十九位议员为全乡乡民代表,他们还订立了乡民公约,建立了乡约民团,决心齐心协力抗旱救灾。

  他们修水坝,分田地,挖水井,架水车,全乡男女老少齐阵,一起挑水浇地,甚至还主动的放弃了一半多的土地,只全力保剩下的一半田地。

  甚至他们还只集中耕种溪边的田地,偏偏这些地本来是属于少数地主们的,现在却全拿出来分给全乡的百姓耕种,一户分包二十五亩地。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蓝溪乡民们为何不相信朝廷任命的里正们,却要推举地主李逍为理事长?为何不相信县衙,却要自建一个乡约堂?”

  “他们又是如何做到主动放弃一半的田地,还能不和往年一样争水,又能做到只拦一小部份水的?”

  “蓝溪乡的那些地主们,为何愿意把靠溪的好地拿出来给乡民们佃种?”

  有太多的为什么,太多的不明白。

  但报上来的种种情况,都证明蓝溪乡今年不比往年,一个乡约堂,却让蓝溪乡没有了半起争水斗殴,没出一条人命,他们那里虽然直接少种了一半地,可另一半地却还没有因缺水而枯死了庄稼。

  一切的一切,都因为有了这个乡约堂。

  而这个乡约堂,又明显都是由李逍一手主持建立的。

  上次李逍建立了一个合作社,这时隔不久,李逍又建立了一个乡约堂,还能把如此时局之下的蓝溪乡弄的这么和谐,真是不可思议。

  “看来某得亲自去蓝溪乡走一趟了!”

  柳县令觉得蓝溪乡的这种种,都值得借鉴和学习,若全县各乡都如蓝溪乡,那今年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请收藏:https://m.huo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