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二节反戈一击(2)_我的东北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月十二日上午的武汉军委会大本营内,来自全国各方参战部队的高级将领代表们济济一堂,在最高当局蒋委员长的亲自主持下,“庆功大会”正在如火如荼地召开着。历时一月有余的“天回”作战已经在虎头蛇尾的草草收场中告一段落了。这场双方动员了六七十万大军、规模庞大的苏皖会战,交战的双方都是死伤累累,但战后的武汉政府和东京政府都对外宣称自己是会战的胜利者,两方公布的战事报告更加是南辕北辙。首先双方统计的关于自身伤亡数字和毙敌数目便是天差地别,日本军部对外宣称“此战在日本、新南京政府两国军队的精诚合作下共击毙、俘虏中国蒋介石等地方叛乱军队十六万五千余人,杀伤数目则超过二十万,特别是全歼了武汉政府精锐之八十七军和“中正”坦克团以及重创了东北军第107装甲师和第101装甲师,而取到如此辉煌战果的代价则是自身仅仅不到三万的伤亡;国民党方面的公告也十分离谱,武汉军委会对外声称“此战毙、伤、俘日伪军超过十八万,全歼了日军王牌部队的第五师团和第114师团以及伪军第一师;而国军各路部队伤亡则仅仅五万余人”,《大公报》引用蒋委员长的原话概括道“此战为全面抗战爆发以来国军最为辉煌的一战”。东北边防部则对双方如此掺了大量水分公布不敢恭维,在对国军内部各个军事观察员和战事顾问发来的综合报告进行认真估计后,最后送到张学良面前的一份最为接近客观现实的数据表明:日伪军伤亡在七万人左右;国军方面则超过十二万,大部分都是地方部队承担了最惨重的伤亡;而东北军第1方面军和第2方面军的伤亡人数也是出关以来之最,达到了两万余。

  不过从战略意义上讲,似乎中国军队占了不少便宜,首先便是日伪军围绕南京建立的“国都防卫圈”在滁州和全椒这两地被击破了两个大漏洞,使得汪伪政权在南京的“国都”洞门打开而地位逐渐危险不保起来,而且此战也使华东日军元气大伤,攻势颓废,自然也无力西进问鼎武汉,从而确保了国府陪都的安全;反之日军方面也颇有斩获,一来确实粉碎了国军重返南京的战略目标,二来重创了参战的国军各部,包括一直让日军上下官兵心悸胆怯的东北军,使得日军中暗暗流动的“东北军战斗力优于皇军”的传言或多或少被打破了,极大地增强了日军各部今后与东北军交战的信心和士气,其中的意义自然非凡。不过纵然双方各执一词各有各的理,但这场会战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谁能笑到最后,一时半会似乎还无法断言。

  但此时武汉军委会召开的“庆功大会”上气氛却是十分异常,会场上根

  请收藏:https://m.huo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