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一节血战东非(1)_我的东北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意大利所属的东非殖民地索马里的首府摩加迪沙城仅仅休息了一天一夜,第45旅和第1旅不等与第108装甲师以及第8、第11野战旅汇合集结,便在清晨时分立刻乘坐着汽车踏上了征程,颠簸在崎岖坎坷的破旧公路上。一路上坦克飞驰轰鸣、直升机凌空呼啸,汽车队风尘滚滚,艰难地沿着年久失修、路况极度恶劣的索马里交通线开赴向意属殖民地埃塞俄比亚的首府亚的斯亚贝巴市,在那里,意大利驻东非的总督奥斯塔公爵将迎接他们,并给部队补充燃油和物质,然后预计继续北上,直挺向英国所控制的苏丹国西南边界。在楚奇明和东北边防部以及整个轴心国非洲军团总司令部的强大压力下,加里博尔迪上将不敢懈怠,派出了大约五个师的意大利军部队和大量的当地黑人民工彻夜不息地修筑着从东非至北非的军用交通补给线,同时还调拨了三个“驻东非的意大利军最精锐的部队”协同东北军北进作战,并将指挥权交给了楚奇明。这三支意军部队分别是第38“阿米亚”师、第45“布雷迪西”师以及第66“米兰”师,共万多人,虽然这三个师号称“机械化步兵师”,但却只装备了少量的汽车和意制“安萨尔多”式轻型坦克,总指挥是意大利军的卡瓦莱罗巴多里奥中将。由于麾下一下子多了一大堆没有汽车或者其他交通工具可以乘坐的意大利士兵,楚奇明不得不绞尽脑汁地让他们和东北军的士兵们挤着同乘着东北军的汽车,并从当地的黑人和阿拉伯人手里购买了大量的骆驼、马匹、骡子来充当运输工具,才勉强上路。

  颠簸在号称“非洲屋脊”的东非高原上(埃塞俄比亚全国处于高原地区,平均海拔2500米至3000米),楚奇明在他的新坐骑内——加里博尔迪上将为了向误击事件表示歉意而送给了楚奇明一辆意大利制造的“猛犸”重型装甲指挥车,给非洲军团的德军总司令隆美尔元帅和意军总司令格拉齐亚尼元帅分别发了同样内容的两封电报:“nne的先遣军已经向苏丹出发,预计五天后向驻苏丹的英军发动进攻,后续军正在全力赶赴中”。(nne是“中国东北军北非派遣军”的德语“nordos-chinakorpsnordsfrikaexpeditionsaemee”的缩写,非洲军团的德国和意大利高层军官以此来称呼派遣到北非的中国东北军;德国非洲军团的德语缩写则是dak)

  微微松了一口气的楚奇明此时的心情略微放松了点,从外面汹涌而入的热浪让他有点不适应。不得不承认,意大利军在战争中的表现很糟糕,但制造出来的东西倒是相当地舒适实用和人性化。“猛犸”宽大的车厢

  请收藏:https://m.huo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