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九节东方战略_我的东北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安,这座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城市也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唐帝国盛世时代,这里更加是当时世界万国朝奉膜拜的东方中心。此时,经历了千年风雨飘摇坎坷和沧桑的西安仍然是中国西北的重镇要地。二月底国军西南战区成立后,“东北-西安-西南”这条中国西部的铁路交通大动脉运输线也随之迅速建立,西安城一下子成为了中国内陆地区支援西南战区的军械物资、部队兵员的核心中转站。为了支援西南战场,一列列满载着预备开赴前线战场且服饰装备迥异的中国各方部队士兵以及数以万吨计的山西煤炭、西北的稀有金属矿物、冀绥两省的大米面粉、平津二地的被服棉花、东北产的优质钢铁和精炼石油、大批军械武器、飞机零件、坦克、装甲车、火炮源源不断地从各地调集运输进西安,再分配发送向前线各部队;古城内外的周边地区一片繁忙,数以百列的民用、军用火车来回风驰电掣;一座座军工厂、被服厂、野战医院、粮食肉类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此起彼伏的火车汽笛声和工厂烟囱内冒出的滚滚黑烟一起遮天蔽日在古都上空。沉睡千年的“千里金城”在这个一九三八年的春夏时节,迎来了苏醒后的空前热闹。

  此时的西安,在名义上当然归属于武汉国民党中央政府统管,但实际上则是西北军杨虎城部第17集团军(下辖第7军和第38军)的军事控制区;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西安又非常靠近山西晋军的地盘和中共陕甘宁根据地,加上“东北-西南”这条铁路交通大动脉从这里贯穿而过,一时间,古城西安的明面和地下都是虎踞龙盘暗流涌动、明争暗战不断,各方的军队和特工组织都在水银泻地般全力把各自的势力渗透进这座西北第一重镇。

  “嘟……”刺耳的汽笛声和喷薄汹涌而来的弥腾白气中,又一辆军列在千里飞驰后慢慢减速驶入了进入西安的第一道关卡,西安城东北方向八十五公里的华县。军列车厢上的青天白日国徽和双刃战斧军徽一起在西北的灼阳下闪闪发亮。

  车上负责押运的一名东北军上尉跳下来,向华县火车调度站内走出来的四名军官递上几份文件,分别是军委会最高统帅部的调运许可证以及东北军总司令张学良上将和东北平津卫戍司令兼“东北-西南”铁路交通总指挥刘多荃少将两人分别开出的书面通知单。“车上装载物资为:三〇式步枪15000支,子弹60万发,另外还有钢盔和轻重机枪、80mm和120mm迫击炮以及部分其他型号的军火,具体武器名单和数目都在清单上,请查阅签字。”上尉道。车上的东北军士兵们都纷纷跳下车,排队进火

  请收藏:https://m.huo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