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章 俄军的投降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十英寸级别的舰炮上,据说皇家武器公司的舰炮研发部门。百分之八十的人员都是为了这款火炮而工作着,至于其他的舰炮研发基本已经是被停滞了下来。

  李炳龙也是理解其他海军同僚的想法,受到珠江口海战和利萨海战的影响,如今全球海军都已经刮起了一片铁甲无敌论。

  七英寸级别以下的舰炮无法对现有的铁甲舰的厚重装甲造成实际伤害已经成为了共识。如此也就迫使了各国海军一股脑研发并服役更大口径的舰炮,比如英国人服役的九英寸前装线膛炮,中国研发的十英寸后装炮。

  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炳龙却是想到了其他一个问题,这海军打仗也不可能全靠大口径的主炮啊。这大口径的主炮难以装备太多,而且射速普遍偏慢。同时也不可能所有战舰都能够装备这些大口径的舰炮。

  一些五千吨以下的舰炮,要装备十英寸的舰炮是非常勉强的,就算能够装备一些也很少,主力恐怕还得依靠大量的六寸甚至五寸火炮。

  比如夸父级铁甲舰,五千多吨的排水量,只能装备四门十英寸主炮而已,而且即便是这样,都已经是严重影响了该舰的适航性,航程以及其他性能,这也好在是在帝国海军里,目前主要是以防御英国海军为核心战略目标,对航程,适航性什么的都不关注,只要火力够猛,防护够强,其他的都是可以牺牲的。

  而实战中,大量的六英寸级别以下的火炮依旧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帝国虽然持续对1857年系列舰炮进行改进,但实际上一直都没有研发新款的六寸舰炮,而从技术上来说,脱胎于五十年代技术水平的1857年型系列舰炮,已经是无法跟上这个时代了。

  李炳龙作为战斗在前线的舰队指挥官,有必要让南京的那些海军大佬们知道,海军不可能只让一款十寸舰炮就包打天下,大口径主炮虽然重要,但是六寸级别的副炮同样重要。

  写完今天的作战记录,并简单的写下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后,李炳龙就是放下了笔,如何推动海军的舰炮技术改革,这是以后的事,等回头以后再谈也不迟,现在的还是如何攻克碧德港重要一些。

  不过是否能够攻克碧德港,现在李炳龙已经是没有太大的话语权了,因为到现在来说,李炳龙带领的舰队已经是差不多完成了自己该做的事,打掉了炮台,提供火力支援掩护了陆军登陆,而剩下的事就得靠登陆部队自己解决了,他李炳龙的舰队总不能长两只脚上岸打仗不是。

  “希望陈兄那边打的顺利一些吧!”

  李炳龙如此期望的时候。

  陈月川也是刚乘坐小艇,然后踏上了堪察加半岛的土地,此时的他心情还是不错的。从之前的得知的战报来看,已经登陆的两个步兵营已经是

  请收藏:https://m.huo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