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章 还银_清穿之幼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怎么地,难不成还要朕把私库里的银子拿出来给你们纳妾用吗?”

  这话就有些严重了,朝堂上的人这些都跪了,齐声道:“微臣/奴才不敢。”

  “不敢?朕看你们敢的很,有什么是你们不敢的。”

  随后康熙又点名几位大臣,都是朝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借了多少银子,家中家产多少,康熙说的一清二楚。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康熙今日是有备而来。

  “……朕瞧着诸位爱卿的日子过得可比朕快活享受多了,沐爱卿,你江南的别院朕听说花了近百万两建成的,怎么着,借国库的银子,建自己的别院,很是得意吗?”

  那位沐爱卿闻言立马求饶:“万岁爷恕罪,那别院是微臣夫人和儿媳妇用嫁妆建的,微臣回去后定将借国库的银两双倍还清,还请万岁爷恕罪。”

  双倍还清,那还行。

  随后康熙看了下面朝臣一眼。

  “朕允许你们向户部借银,那是朕怕你们日子过得清苦,可你们倒好,拿朕的好心当成是朕的纵容,看看你们一个个做的那个好事,朕现在下令,所有人一个月内必须还清所有欠款,若有隐情,可上报,朕会派人核实处理,若是无特殊隐情,仍旧不归还者,那就什么时候还清了,什么时候再来当差上朝,要是拖久了,以后也别再当差了。”

  下朝过后,众人面面相觑。

  怎么办?

  能怎么办,一个个都赶紧回家卖东西筹钱去了。

  如今也才康熙二十六年,比起历史上康熙后期国库被借得差不多空了,而且还有一些是江南那边为了迎接康熙所借,现在好多了,至少康熙现在还没有多次下江南。

  而且现在距离康熙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也没过去多久,康熙正值年富力强的年纪,没有晚年那么要面子,一味要仁政。

  至于那位佥都御史陈大人,脑袋是保住了,但是这脑袋上的乌纱帽就留不住了。

  康熙下令说要还钱,这些大臣还真不敢阳奉阴违。

  敢不经查证就“弹劾”起了皇帝,这胆子,也不知道是谁被忽悠住的。

  出了宫门,不少官员忍不住户部还有工部的人跟前凑。

  “邱大人,万岁爷修园子用是自己私库里的银子这事你们户部怎么也没说一声啊。”

  邱大人就是户部一个一不起眼的郎中,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事,再说了,御史找事,跟他们户部有什么关系。

  户部、工部被围着埋怨了一通,好一阵才结束。

  这事给弄得,户部和工部倒成了“恶人”一样,真是不讲道理。

  这次大朝会结束后,就有人陆陆续续还款,有些胆子不大的,都是双倍还了,生怕被记上。

  国库还银一事有了成效,工部也已经开始建起了园子。

  说是园子,其实就是一个行宫,这个行宫康熙打算长住,康熙看出来了,只要他还是皇帝,还有后宫,幼清就不可能进宫的。

  既然她不愿意进宫,那他出宫就是了。

  一个没有后宫嫔妃的园子,这样也好。

  来京城没多久,幼清对京城算不上了解,虽然她是从紫禁城里出去的,但是宫里宫外基本上就是两个世界。

  她还有很多东西需要了解。

  比如京城如今的商业构架,哪条街繁华,哪家铺子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谁家和谁家有矛盾……

  这些看似不重要的东西,实际上很重要。

  查了几天,了解了不少,幼清打算亲自出去看看。

  原本待在庄子里没感觉,出来的时候发现附近在动工。

  幼清问道:“那边是怎么回事?”

  一旁的承影道:“回主子,是工部的在修园子。”

  工部修园子?

  能让工部修园子的,修出来的园子大概是给康熙住的,幼清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这人还真是不死心。

  问了一句,也就没再继续问下去了。

  她到要看看,到底谁能耗过谁。

  请收藏:https://m.huo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