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九章 张辽心思 三拜问安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背对大帐中的汉将,来到身前高挂的舆图之前,他的眼神不停地在宛城到樊城的这段地图上流转。

  南阳地域广大,所以虽然南阳郡中虽然大多是平原,但是谷地、山林也是很多的。

  宛城几乎在南阳的最北方,樊城则位于南阳的最南方。

  所以张辽大军一路南下,要经过很长的一段距离。

  在这绵延的路程之中,当然有许多谷地、山林,而这些都是最好的伏击之地。

  身为统兵大将多年,关羽对关键军情的敏感性早已经到达炉火纯青的地步。

  关羽解下腰间的佩剑,他举起手中的长剑先是指向地图中的宛城所在。

  然后

  他按照记忆中这些日子收到的关于张辽大军的行军信息,将剑尖顺着地图上的宛城一路往下滑,大致勾勒出一条痕迹不深的张辽大军的行军路线。

  而当关羽将这几日张辽大军看似毫无章法的行军路线一一复制到地图上时,大帐中有些敏锐的汉将貌似察觉到什么。

  就例如糜旸。

  糜旸看着地图上那被关羽勾勒出的魏军行军路线图,他脸上浮现若有所思之色。

  勾勒完张辽大军行军路线的关羽,看见糜旸的反应,他脸上开始浮现一丝笑意。

  其实按照以往关羽议事的风格,性情雷厉风行的他是不会做出今日这种举动的。

  往往在对阵敌人时,通常都是关羽分析出什么之后,他直接下令安排任务。

  诸将哪怕是一开始不理解关羽的用意,但是关羽亦从来不会解释。

  相比于把时间浪费在向诸将解释上,关羽更喜欢将时间花费在思考制敌方略上。

  但是现在不同,关羽做出今日这副举动,很明显代表着他今日不但要当一位主帅,还要当一位「教官」。

  在自身的举动之下,关羽发现糜旸是在场诸将中第一个反应过来的。

  而在不久后,如傅肜、廖化等将官脸上亦是浮现一些思索之色。

  在察觉到这一幕后,关羽心下满意的同时,开始开口对着在场诸将言道:「夫地势者,兵之助也。不知战地而求胜者,未之有也。

  「张辽,与吾私交颇深,吾深知其乃智将也。此间道理他定然知晓。」

  「宛城至樊,路途绵延,其中地势易于设伏者甚多。」

  「张辽之所以率军蹉跎时日,缓慢行军,并非他不知樊城之急,乃是他知吾之思。」

  「两万贼军铁骑虽落败,会使樊城军心不稳,然樊城城防未毁,城坚兵足,故而至少一月内不会有倾覆之危。」

  「张辽定是猜出吾有围点打援之意,故而方才如此行军。」

  「其行军虽慢却每每避开险地,行军虽慢却也可不致己方成为劳军,如此一来,吾围城打援之事不可行也。」

  当关羽这么说之后,大帐中的汉军诸将脸上纷纷浮现恍然之色。

  正如关羽所说,张辽是深知兵法之人,所以他

  请收藏:https://m.huo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