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1章 椭圆小球藻_我编的百科词条成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植了10种农作物,包括大豆、梨麦、水芹、芝麻和西红柿等。

  当然,这只是模拟的“火星土壤”,跟真正的“火星土壤”还是有区别的。

  而且火星上现在的大气构成,与蓝星也完全不同。

  现在火星地表已经拥有了个标准大气压,还在缓慢的上升,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占98%以上,还有少量的氧气,氮气,以及水蒸气……

  在公爵七号火星车的操作下,新霍克岛上出现了火星上第一块耕地,面积只有亩,在这片亩的耕地上,第一批种植了48中蓝星作物,包括玉米、小麦、旱稻、青稞、西红柿、胡萝卜、大豆、绿豆、红豆、花生等等等……

  另外公爵七号将28种水藻等水生植物,投放到了岛上的一个大约5亩左右的水坑之中。

  《逆天邪神》

  几天之后,玉米发芽了,死了。

  小麦发芽了,死了,

  旱稻发芽了,死了,

  青稞没发芽,

  西红柿发芽了,死了,

  豆类全部没有发芽,

  ……

  反正要么没发芽,要么发芽之后,很快就死了……

  28种水生植物,也似乎无一幸免。

  不过在公爵七号进一步检测水坑的水样本时,有了重大发现!

  检测到了水样本中含有数量可观的椭圆小球藻!

  进一步的检测发现:它还活着!甚至繁殖了!

  小球藻是绿藻门小球藻属普生性单细胞绿藻,是一种球形单细胞澹水藻类,直径3~8微米,是蓝星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出现在20多亿年前,是一种高效的光合植物,以光合自养生长繁殖,分布极广。

  它是无性繁殖,每个细胞可以产生2、4、8或16个似亲孢子,成熟时母细胞破裂,孢子逸出,长大后即为新个体。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多生活于较小浅水,也有海产种类。

  目前蓝星上已知的小球藻约10种,加上其变种可达数百种之多。小球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澹水水域种类最多;易于培养,不仅能利用光能自养,还能在异养条件下利用有机碳源进行生长、繁殖。

  总之就是繁殖极快,生命力极其顽强!

  这个结果并不意外,蓝星的生物一直都是越复杂的生物,适应性越差,越简单的生物,适应性越强,有很多微型生物都能够在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下生存……

  所以椭圆小球藻成为第一批蓝星生物中,唯一能够存活并且繁殖的存在,一点都不奇怪。

  接下来,公爵七号进行了第二批实验,这一次,又有三种藻类,拟甲色球藻、念珠藻以及绿藻,成功在火星的水体里生存,并且繁殖!

  同时还成功在火星陆地上,培育了两种地衣生物。

  所谓地衣,也是一种低等植物,严格来说,其实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复合体。

  由于菌、藻长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在形态上、结构上、生理上和遗传上都形成一个单独的固定的有机体,耐寒和耐旱性很强,能在岩石、沙漠或树皮上生长,在高山带、冻土带和南北极,其他植物不能生存,而地衣独能生长繁殖,并形成一望无际的广大地衣群落。

  虽然并没有发现任何一种高等植物能够在现在的火星上生存下来,但是现在的发现已经足够令人欣喜了。

  有如此多的低级植物能够在火星上生存并且繁殖,说明火星的环境,正在越来越接近蓝星,而且这些低等植物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其实对火星的改造,或许比高等植物更好。

  它们也都是可以制成食品的,就是成本和口味有点问题而已,但在火星殖民的早期,这可能并不是什么问题。成本再高,也比从蓝星运过去便宜无数倍,口味也是可以通过更精细的烹调来解决。

  请收藏:https://m.huo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